1月19日農產品行業資訊
上一篇: 無
下一篇
更新時間:2022-01-19 來源:農產品集購網 瀏覽次數: 267
年前國內糖價難有趨勢性行情
近日原糖經過連日下跌后開始反彈,同時內糖通過不斷筑實底部區間及現貨行情改善亦反彈上行,內外糖價實現同步反彈,但細看之下卻有區別。隨著國內陳糖去庫,12月產銷數據的向好,國內工業庫存回到同期偏低水平,帶動國內市場情緒改善,鄭糖較外糖企穩向上的姿態更強,但階段供給充裕的現實也限制了國內糖價的反彈空間,讓國內糖價運行下有支撐,上有邊界。
一、國際貿易流短期寬松,長期仍存缺口
(一)巴西降雨改善,但預計增量不大
1、巴西產量預計增量不大
截至2021年12月上半月,巴西雙周生產數據顯示巴西中南部甘蔗累計入榨量為52163.8萬噸,較去年同期59692.4萬噸減少7528.6萬噸,同比降幅達12.61%;累計產糖量為3202萬噸,較去年同期的3818萬噸下降616萬噸,同比降幅達16.14%;1月12日,UNICA公布了巴西12月下半月的雙周報,首次出現了雙周數據為“0”的報告。
2021/22榨季的減產情況已成定局,但巴西12月降雨同比增加20%,1月也大量降雨,改善了巴西中南部土壤墑情,對甘蔗恢復增長有利,同時拉尼娜的氣候在后期(4-6月)影響將會減弱,巴西中南部天氣持續干旱的可能性降低,市場修復了前期對巴西2022/23榨季的產量預期,目前主流機構預計2022/23榨季巴西甘蔗產量將恢復至5.6-5.7億噸。
2、制糖比影響
2021年巴西燃料乙醇價格基本處于歷史高位,但由于巴西國內為了抑制通脹,延緩汽油價格上調的時間和幅度,乙醇油價比一直維持在70%以上,國內乙醇消費動力稍弱,大部分時間巴西糖廠產糖收益仍高于乙醇,導致制糖比保持在約46%左右的高位。1月12日起,巴西國家石油公司將柴油價格提高8%,而汽油價格將平均上漲4.85%。這將提振巴西國內乙醇價格和原糖,有可能促使巴西糖廠在2022/23榨季降低制糖比,但原油的高位上行空間也有限,乙醇也難以實現特別突出的競爭收益優勢,謹慎估計制糖比為45%。
3、糖分預計同比略降
如巴西天氣雨水正常,糖分預計同比降低,參考2019/20榨季的約140kg/萬噸的產糖率,按5.7億噸甘蔗,45%制糖比計算,巴西2022/23榨季產糖量預計約為3400萬噸,同比約增加200萬噸,后期仍需要關注原油及乙醇的聯動性導致的制糖比調整。
(二)印度產量同比略增,然而出口暫時停滯
據印度糖協ISMA公布的數據,21/22榨季截至12月15日,印度糖廠累計產糖779.1萬噸,同比增加45.7萬噸。市場觀點對印度增產解讀存在分歧,一些觀點認為是砍收進度提前,另一些觀點認為是印度燃料乙醇進度不及預期。無論哪方面的解讀,目前都還過早,關注印度1月底的重新估產。印度燃料乙醇計劃也存在一定信譽風險,但總體我們仍相信印度會按既定計劃走,印度是食糖出口國,前期由于各項補貼,其國內甘蔗種植迅速增長,為了緩解國內高庫存,上榨季出口補貼達到6美分/磅左右,而今其國內庫存已經恢復至正常水平,國內糖價持平甚至略高于國外糖價?,F榨季在取消出口補貼、國內產糖成本為19.5美分/磅的前提下,印度沒有充足的理由去減少燃料乙醇的生產,而多生產糖去出口。
目前受累于國際糖價下行,及盧比走強,印度糖廠暫緩國內出口,印度國內糖價為32000-35000盧比/噸,而出口價折合約為30000盧比/噸。如果沒有有效的價格吸引,印度糖將減緩出口。
初步判斷,印度食糖產量仍是持平或略增為3100萬噸,國內消費2650萬噸,剩余450萬噸,疊加國內庫存,在非補貼出口的情況下,印度預計可出口的糖源500-600萬噸,同比減少100-200萬噸。
(三)泰國產量恢復
截至1月1日,2021/22榨季泰國已累計產糖163萬噸,同比增加68%;2021/22榨季截至11月,泰國累計出口食糖79.48萬噸,同比增加21.24萬噸,增幅為36.47%。泰國歷年平均產糖量約為1200萬噸,上榨季由于干旱及面積萎縮減產至750萬噸,隨著天氣及種植的恢復,泰國工業聯合會 (FTI) 預測泰國產糖量將恢復至1000萬噸,新增可供出口約250萬噸。
(四)全球食糖貿易需求略增
2021年,全球食糖消費由于疫情及海運阻塞等問題,需求受到抑制。2022年,隨著疫情的緩解,全球經濟活動復蘇,疊加海運形勢的改善,全球食糖消費預計同比略增。各主流機構預測,全球食糖需求增量在300萬噸左右,推算2021/22榨季全球供需缺口預計為100-200萬噸。
中長期國際食糖供需在2021/22榨季仍然是處于略有缺口的狀態,但是供給矛盾不突出,原糖延續上榨季的單邊牛市的可能性極低。一方面,由于通脹國際制糖成本在本榨季整體提升,三大主出口國——印度生產成本在19.5美分/磅左右,泰國約為17美分/磅,而巴西生產成本雖低,但截至1月10日,其國內乙醇折糖價為17.5美分/磅,國際制糖成本下緣使得原糖底部區間較為明晰;另一方面,國際食糖供需基本面矛盾不突出,讓其上行的空間也有限,運行區間預計為17-23美分/磅,核心區間為18-21美分/磅。
二、國內基本面分析
(一)國內供需分析
1、進口數量預計同比減少
2020/21榨季我國累計食糖進口633萬噸,創下歷史新高,本榨季預計同比減少,主要原因一是2021/22榨季國際糖價重心預計整體較上榨季上移,會抑制進口需求;另一方面,國內食糖進口管控仍將是有序及有節奏的,我國食糖缺口始終保持在500萬噸左右,過高的進口量不可能維持常態化,預計本榨季進口量為500-530萬噸。
2、國內產糖量預計略減
在農村農業部發布的2022年1月食糖供需形勢分析再次下調了國內產糖量預估至1007萬噸,主要原因是下調了甜菜糖產量,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情況是截至12月下旬的廣西累計產糖率較去年同期下降約0.41%,如果后期沒有提高,在甘蔗總量預計持平的情況下,可能會出現減產。國內產糖量本榨季預估為1000萬噸。
3、國內供需平衡預估
上榨季我國食糖消費已恢復至疫情前水平,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21年1—10月份,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8511億元,同比增長14.9%,比2019年1—10月份增長8.1%。其中,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323128億元,同比增長15.1%。
2021/22榨季預估食糖消費量同比略增,主要原因是隨著全球疫情的緩解及中國加入RCEP,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計同比將會上升,含糖食品生產預計也略有增長。
(二)制糖成本及進口成本雙高
新榨季甘蔗糖制糖成本新增100-200元/噸,約為5600-5700元/噸,甜菜糖制糖成本新增300-400元/噸,約為5800-5900元/噸,加工糖成本在5700-5800元/噸左右,各糖源綜合制糖成本約在5700元/噸,國內糖價向下的空間較小。
12月份,國內糖廠兌付蔗款的壓力,降價銷售情況明顯,但元旦過后國內制糖集團的報價策略迅速發生變化,挺價情況較為普遍,并且期價一旦跌破5700元/噸,就會引發資金的進場,國內制糖成本支撐體現。
三、總結展望
節前國內糖價難有較大突破,因為國產糖處于生產高峰期,而節前備貨也已經接近尾聲,階段性供給充足的前提并未改變,春節過后,2022年2-3月企業開工,可能會迎來一個采購小高峰,期價運行受國內制糖成本及進口糖成本支撐,并跟隨國內各階段特性運行,單邊牛市可能性較小,上下皆有邊界,區間運行為主,預計期價區間為5700-6200元/噸。